天津厂房网创办十二年感恩回馈,与您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客服热线:15332001065 18920811785
用户名: 密码:
信息搜索:
地产资讯
简要内容:天津滨海新区近日有多家创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获准国家发改委备案,至此,滨海新区的创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达16家,而全国仅有22家。 金融创新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自2007年新修订的合伙法确定了有限合伙组织形式的法律地位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在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迅速。 目前,在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天津开发区内,聚集了174家私募股权基金/基金管理企业,实现认缴出资额470亿元人民币,实到出资75亿元人民币,有五分之一的基金企业开始了项目投资。 其中,天津开发区有13家获准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基金管理企业,这些企业管理的基金中,有十支基金已经开始将募集的资金投向了医疗、能源、地产、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设备租赁、文化传媒等产业;两支基金分别得到全国社保基金20亿的投资;有三支基金的项目投资落在天津;有七支基金的投资者来自于中大型机构;有三支基金开始纳税。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树山说,滨海新区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的原因,除了国家对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支持外,新区在为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上,无论从法律、政策执行环境方面,还是工商税务登记、银行等配套服务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简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通过均股、均利等其他方式落实产权。” 林地与耕地一样,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林改实践证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让林农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林业生产关系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要“按户承包、按人均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国家把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作为财产交给农民,是集体财产产权的初始分配。对于集体林地林木的初始产权,要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平等地分配。因此,集体经济组织将林地林木发包给农户承包经营时,要依法按照每户所有成员的人数来确定承包份额,切实做到“按户承包、按人均山”,要突出一个“均”字,确保“人人有份”。 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群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和操作者。推进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更多地听取农民的意见,让农民真正当家作主,让农民明白改革的政策、内容、方法,使农民对改革的方案、过程、结果满意。推进改革也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把“改不改、何时改、怎样改”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交给群众,决不包办代替,更不强迫命令、强制推行。 要坚持依法办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方法、程序要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等法律保持一致。改革方案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同意,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不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同时,对已经承包到户或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合同规范的,予以维护;合同不规范的,予以完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纠正。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流转的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的“三过”集体林地,必须选择采取期权分山、利益调整等方法,合理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要坚持农民得“大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关系。首先是保证农民的利益,坚持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确保农民在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上得“大头”,确保农民在林业生产经营的利益分配上得“大头”。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该给的利益要给足,该减的负担要减够,该搞的服务要搞好。同时,要确保生态受保护,不以资源的过量消耗为代价,更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底线。
简要内容:辛口镇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抢抓时间,加大力度,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东淀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坐落在该镇水高庄村,今年2月实施了农业观光旅游建设项目,该项目设计为五大主题板块,形成“一轴、一环、五片区”的布局形式。一轴为产业布局轴,一环为绿色林荫道环,五片区为子牙河风情园区、农业风情园区、欢乐谷采摘园区、温室区、温泉区。项目建设占地1500亩,设计投资3.78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各类游客120万人次,实现各项旅游收入1亿元,创利税4000万元,同时解决800人就业,并提升地区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通往项目区的进园主路,子牙飞虹大桥工程、园区主路三项工程已竣工顺利完成。农业风情区的五谷丰登门、五色祥云广场、五谷园、鱼乐园、荷香园、百花园、葡萄园,温室区的钻石餐厅等正在加紧建设,五色祥云广场、五谷丰登门、五谷园等部分区域7月底完成。 千尊玉佛寺景区,总占地面积400亩,项目一期投资2亿元,占地253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道场区、生态地宫、安养院等。该项目自2005年8月启动建设,到今年4月底已累计投入1亿元。现在正在进行建设的一期主道场工程主要包括主轴建筑山门、天王殿、大殿、卧佛殿、两侧钟鼓楼,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殿等。目前,各大殿主体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彩绘等。一期主道场工程完成后,同时着手启动生态地宫工程建设。 落户该镇的天津市瑞普高科生物药业项目,总投资22000万元,占地100亩,生产销售狂犬病疫苗、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口蹄疫苗、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等。项目一期投入4506万元,建筑面积7356平方米,现已完工。同时,通过了GMP认证,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已开始试生产。二期约投资7500万元,建设3120平方米冷库、300平方米附属房、8000平方米冻干苗车间、1000平方米动力车间。2010年计划再投入1亿元建设两个冻干苗车间和一栋研发楼。
简要内容:蓟港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南疆港区铁路集疏运重要通道,主要为天津港南疆港区、南疆港散货物流中心、临港工业区及沿线企业服务,也是今年我市唯一竣工的铁路项目。蓟港铁路正线全长47.66公里,总投资24.6亿元,工程涉及东丽、塘沽、津南三个区拆迁工作,共需征地2094亩、拆迁面积达7.4万平方米。日前,最后一个征地拆迁难点天津武警总队农场20.3亩土地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至此蓟港铁路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年底前项目竣工创造了条件。
简要内容:增加绿化面积,修建亭台楼榭……为了让大港居民休闲娱乐能够有更多的好去处,今年以来,大港分别对湿地公园、中塘公园、山湖公园进行了新建以及绿化提升。三个公园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 作为大港区重要景观工程之一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目前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湿地公园共完成水面调整12.6万平方米,修建景观桥6座、景观亭3处、亲水平台3处,涵洞及涵闸15处,栽植各类乔灌木58个品种15.2万株。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不少大港人特别是老年人休闲锻炼的首选去处。中塘公园绿化工程已经结束,共投入资金500万元,绿化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栽种了各种树木1.7万株。山湖公园提升重点集中在水景的营造上。目前共整修溪流410平方米,栽植花木2645株,补栽三叶草1000平方米,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再添新景。
简要内容:日前,本市以精准灌溉和喷微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启动。按照规划,2009年,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累计达到36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0%。到2011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4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以上。 据了解,目前,本市农业用水节水水平和抗旱调蓄水能力依然不高,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24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4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5%,且多以低压管道、防渗渠道为主。今年,本市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高效现代农业的水利服务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精准灌溉和喷微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力度,恢复和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以粮食主产区县为重点,围绕粮经作物生产,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经济实用的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全力打造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简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从3月1日开始,滨海新区广大干部职工奋战150天,开展了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过新一轮的提升改造后,漫步新区各主要路段和节点片区,处处感受到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的市容新貌,街景两侧绿化带乔灌结合、层次分明,周边市容环境明显提升。 滨海新区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围绕绿化环境、建筑立面、道路设施、城市家具、夜景灯光五大环境要素,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整治”,突出“整建并举”,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提升标准,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整治工程中共涉及道路124条,总长度337公里。结合去年整治的道路,累计完成道路整治500公里。完成绿化工程10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绿化500万平方米,提升绿化50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350万株,各类宿根花卉390万株。道路维修100万平方米,侧石更换6万延米,新建机动车停车位3700个。完成700余栋建筑的立面整治,粉刷立面200万平方米,平改坡32栋,规范店招2700面。完成各类街道家具更换2000余处。 通过今年开展的系统完善的市容环境整治工程,滨海新区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体系的建设,净化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为区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还全面提高了新区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常态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获悉,下一阶段,新区将利用秋植绿化工程的时机,继续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完成城际铁路新区段、唐津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延长线等重要入区干线的绿化工程,完成4.6平方公里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按照工程计划,预计到今年底,新区将完成新建绿化近1000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558万株,使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地率达到3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逐步形成多级的、完备的城市绿化建设体系。
简要内容:双口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克难求进积极推动大项目建设,上半年经济实现稳步增长。1-6月份共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服务业项目13个,建成项目5个,在建7个,完成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个。 双口镇通过提高为入驻项目的服务质量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通过联合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分公司开展现场办公活动,一方面确定了在下半年开工建设园区内35KV电站,确保园区开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对永大电梯和九州通达医药两个区重点项目输配用电设施安装问题进行现场勘察,使永大电梯有限公司2500KVA和九州通达医药有限公司1000KVA两个项目输配电工程能够如期开工建设,确保企业如期送电。九州通达项目投资方因需临时变更设计图纸,该镇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作了手续变更和重新备案,确保7月30日前现场施工。对于引进的新项目,该镇进行全程式一条龙服务,在项目数增加的情况下坚持做到质量不降低,效率不减速促成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目前,上海永大电梯项目进展顺利,厂房主体框架和基础建设基本完成,预计11月竣工。另外,上半年新投产的项目及技改项目运营情况良好。投资2000多万元、4月底投产的上海冠宝塑胶项目主要生产饮料食品包装用的PVC热收缩薄膜,供应康师傅等品牌。现在该企业月产能300多吨,正式生产后可达600吨,产品销路很好,已经在北方市场占领了相当的份额。
简要内容:日前从精武镇政府了解到,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3600亩的观赏鱼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温室养殖示范区竣工,即将投入使用。该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观赏鱼商品鱼8000万尾,苗种2.1亿尾,实现总产值1亿元。成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沿海地区最大规模的高水平现代观赏鱼集约养殖产业开发基地和生产供应基地,成为集观赏鱼产品科研创新、产业开发、产品生产供应、技术服务、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区。 该基地位于精武镇西南部,独流减河以北,津文公路以西。分为核心示范区和生产区两个功能区,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总体建设。一期核心示范区包括观赏鱼交易区、观赏鱼良种繁育区、综合管理服务区、渔文化活动展示区、水处理区、温室养殖区、休闲垂钓区等7个功能区。目前,已建成了1024?生产管理房,建设了32栋19200?温室,新建315变压器一座,铺设水电管网3000延米,修建水泥路7000平方米。水处理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二期为养殖区,占地3311.67亩,计划建设节能温室200栋,开挖标准池塘2200亩。
简要内容:"十一五"(2006-2010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作为西青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科学地做好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区工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五个产业密集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纲要。 一、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我区按照"以科技为先导,多轮驱动,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构筑开放式经济新格局,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在三次产业的比重达到了58%,其支柱地位更加巩固。工业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000家,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增加值98.8亿元。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所有制结构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91家,吸引外资22亿美元。个体私营企业达到 2506家,占街镇工业经济比重超过了40%。完成了第一轮816家集体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涉及资产 95.6亿元。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行业结构上,坚持以打造支柱产业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投入21.5亿元,完成技术改造413项,市级名牌产品达到19个,160家企业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于新上项目,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对现有"三高"企业和"十五小"企业实施治理整顿,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为支柱,以精细化工、金属制品、机械制造为基础的工业体系。目前,这六大主导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83.7%。布局结构上,进一步加快了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步伐。西青开发区面积已达到17.4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262万平米,街镇工业园区开发土地19.1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08万平方米。目前,我区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以街镇工业园为依托的开放格局。三是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3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5家,十亿元企业达到4家。五年累计投入8亿多元用于科技开发,占销售收入的1.8%。在部分集团公司、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60家,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开发和引进新产品、专利产品50项;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 二、空间布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新型工业发展要求,通过统筹布局规划和产业定位,整合一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淘汰一批工艺、产品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企业。引导外部企业通过嫁接、重组、搬迁等多种方式向工业园区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合理增加工业用地,切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与土地制约的矛盾。2006-2010年,全区规划工业用地达到 117.05 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72.33 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在2005年的基础上,保持年均15%增长速度,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增加值220亿元。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展电子、汽车、生物医药,提升精细化工、黑色金属压延及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产业分布上,开发区主要发展电子和医药行业,到2020年总体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近五年规划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31平方公里;汽车产业以杨柳青、中北镇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密集区为主导,规划面积达到 24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 13平方公里;金属工业集中分布在王稳庄镇金属工业密集区,规划面积8.8 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6.36平方公里;精密机械产业发展区域在中北镇侯台科技园精密机械产业密集区,规划面积 2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面积1.9平方公里;自行车及配件、家具制造等轻工制品业以南河、西营门为主,规划面积 15.3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10.07平方公里;辛口、张窝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石化、精细化工等上下关联度强的产业,至2020年总体规划面积28.5 平方公里,近五年内新增工业用地10平方公里。 三、重点发展产业及空间布局 1、电子信息: 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2006-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在2005年的基础上,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微电子工业区和新技术产业园区,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无线通讯设备制造、显示器制造、基础元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汽车电子器件制造、光通讯设备制造、软件产业。 空间布局:规划面积44.4平方公里,新增面积27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西青开发区,四至范围:西靠陈太子排污河,东至津南区,北至生物医药园,南至威乌高速公路。 2、汽车及零部件 发展目标及重点: 2006-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在2005年的基础上,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提升现有汽车零配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引进汽车电子电器、高级汽车音响、发动机控制、行驶控制、电子控制传动系统、撞击传感器关键汽车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项目,使我区在新型汽车专用模块方面取得突破。 空间布局: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含一汽夏利),其中:现有11平方公里,新增13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杨柳青镇、中北镇(汽车零部件产业密集区),四至范围:杨柳青地块西至津浦铁路,东至柳云路,南至营房,北至择杨路;中北镇地块西至柳云路,东至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北至中北镇镇区,南至工农联盟。 5、石化循环经济产业: 发展目标及重点: 石化循环经济产业以石化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要发展区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5家,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到2010年,预计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密集区规模企业达到70家,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发展重点是以蓝星石化为龙头, 开发效益高、污染少、工艺先进的精细石化产品,引进和发展"油头化尾"产品企业,搭接工业生态链,形成相对独立的循环体,建立绿色工业基地。突出抓好80万吨/年延迟焦化、50万吨/年DCCⅠ、5万吨/年SBS、12万吨/年丙烯酸及酯等项目,搞好上下游衔接,延伸产业链。 空间布局:总体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至2020年),集中分布在辛口镇和张家窝镇。自然分成东西两区。西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一石化,西至津静公路,北至津静公路复线,南与静海地界相连。东区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104国道,西至一石化,北与杨柳青、中北镇相连,南与镇区相连。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现有面积7.5平方公里,"十五"期间规划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围绕蓝星石化周边发展新增面积10平方公里。 6、精密机械制造业: 发展目标及重点: 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以侯台科技园为发展区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2 家,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到2010年,预计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密集区规模企业达到20家,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重点发展高档汽车零部件的专用模具制造、轻工机械制造和数控加工代工组装业务。 空间布局: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现有面积 0.1 平方公里,新增面积1.9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中北镇侯台村,四至范围: 东至外环线,西至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南至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北至规划西青区汽车配套产业密集区。 7、轻工产业 轻工品制造拟在西营门轻工产业密集区和南河镇工业园发展。 西营门: 发展目标及重点: 西营门轻工产业密集区现有规模企业近30 家,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到2010年,预计以轻工制品为主的密集区规模企业达到50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发展重点是不锈钢制品、食品、自行车及零部件制造(含电动自行车)和包装印刷业。 空间布局:规划面积5.35平方公里,其中现有面积3.25平方公里,新增面积2.1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区,东区四至范围:南至津浦铁路,北至子牙河,东至西横堤(天平路),西至外环线,占地4.6平方公里。西区在杨柳青农场界内,占地0.75平方公里。 南河: 发展目标及重点: 南河轻工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基础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嫁接改造不断提高产业增殖能力,建设以纸制品制造、家具制造、自行车及配件制造为主的轻工业园区。在目前基础上加快发展,预计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空间布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现有面积 2.03平方公里,新增面积7.97 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陈太子排污河,西至西大洼排污河,北至南河镇镇区,南至独流减河。
 816 条信息 分 82 页  第31页 最前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推荐信息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代理机构 | 地产资讯 | 友情链接
在线服务QQ:3423611493

客服电话:15620767917 18622791286
天津厂房网©版权所有 咨询信箱:3423611493@qq.com
本网归长城互联(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