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厂房网创办十二年感恩回馈,与您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客服热线:15332001065 18920811785
用户名: 密码:
信息搜索:
地产资讯
简要内容: 专家称有利于平抑未来房价 但要防止地价过低国有资产流失   2月成交面积593万平方米 楼面成交价格630元/平方米   3月成交面积575万平方米 楼面成交价格663元/平方米   4月成交面积575万平方米 楼面成交价格536元/平方米   5月成交面积227万平方米 楼面成交价格511元/平方米   本市春节后土地成交数据   今年2月以来出现的楼市小阳春在持续了数月之后,终将暖风吹向了津城土地市场。数据显示,今年4、5月份,本市土地市场供应量与成交量大幅上涨,持续位居全国首位,但是成交地块平均楼面价格持续走低。   专家认为,“低价策略”是土地市场成交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或将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也有专家表示,楼面价格走低反映出本市土地市场供需矛盾还很大。   开发商乐观催生拿地热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玉录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全国开发商拿地都比较少,而4月份拿地热同样也是全国性的。“这与开发商经济趋稳、房地产回暖的判断有关。”在刘玉录看来,政府在土地方面给予开发商一定优惠也是促进土地成交回暖的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允许开发商拿地缓缴定金,或者分几次缴纳,这样一来开发商买地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就天津而言,政府加大了推地的力度,还举办了地交会这样的活动。”   刘玉录说,尽管房地产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调整是5月底正式对外公布的,但是早在4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提出,很多开发商甚至在更早便对此利好政策有所耳闻。“经过小阳春,开发商通过卖房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收入。加之天津有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政策方面有一定优惠,有利于促进开发商拿地。”   或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监测显示,4月天津住宅用地供求放量,住宅用地推出面积和成交量均居全国首位,推出地块全部成交。4月本市共推出10宗住宅用地,面积23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50%,接近一季度推出总量;4月共成交17宗地块,成交面积25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881%,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量超过一季度住宅用地成交总量。   从拿地到商品房上市一般需要3年,开发商大面积拿地对未来的天津楼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开发商土地储备充分的情况下,如果政府能有力防止开发商囤积土地,延迟开发情况较少,有利于平抑未来天津房价水平。届时的房价还要具体分析,但是供应量增加起码能够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刘玉录同时指出,如果在大量拿地的情况下延迟开发较多,对城市发展不利,政府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失。“政府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是希望能拉动周边产业的发展,甚至解决一些就业。如果土地一直闲置,则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中国指数研究院天津分院总经理蒋云峰表示,天津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即使是在一季度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的情况下,开发商拿地的情况也算乐观,而二季度开发商的信心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天津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6%,处于全国前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增加用地需求。”蒋云峰说,“但是也应该谨慎看待短期内对土地市场过分追捧的现象,尽管市场目前很不错,开发商有信心,但是未来也许还会有波动。从市场供求角度来看,供应量过快增长,可能会导致价格的下降,部分土地流标。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度控制土地供应量,使整个市场保持供求平衡。”   成交价走低现供需矛盾   在天津土地成交面积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国第一的情况下,记者留意到成交价格却创下新低。4月天津成交地块平均楼面价格为536元/平方米;5月成交地块平均楼面价格继续走低,跌至511元/平方米,创下自去年5月以来的新低。   据了解,虽然天津本月土地交易量居全国之首,但除了挂牌价3510万元的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南侧地块出现14%的溢价,被河西区建设开发总公司以4000万元的总价拿下外,其他地块全部底价成交。“在土地成交面积大幅增长的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地价过低的情况。”刘玉录表示,地价过低带来的直接损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即使现在开发商拿地价格低,也未必能保证上市的房屋售价也低,与其这样,不如政府拿来建设保障性住房。“不能因为要刺激楼市,而让资源发挥不了作用。城市房地产的发展应该考虑中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如果现在以低价大量卖地,可能助长开发商圈地,造成未来出现地荒。”   中原地产投资顾问部总监高飞认为,土地成交价格持续走低凸显了本市土地交易供需矛盾。高飞表示,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大部分投资商对天津非常有信心,资金储备充足的开发商希望到天津买地投资。“大型开发商土地储备充足,目前以消化库存地块为主。目前市场上买地的都是资金储备充足的二线开发商,这些开发商想买面积小、开发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住宅地块,但是市内六区这样的地块非常少,推出的主要是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商业地块,所以这些二线开发商不得不被逼到郊县去买地,以致近期成交地块平均楼面价格持续走低。供需矛盾大是目前本市土地市场的主要问题。”
简要内容:南港工业区将建设码头仓储现代物流园、现代石油化工园、装备制造园、循环经济公用工程园四大产业园区,形成“四园、多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   南港工业区位于大港区独流减河入海口南侧滩涂浅海区,总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它临近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具备独有的区位、产业、资源和组织等多方面优势。南港工业区将着力打造以世界级重化工业为核心的持续竞争的工业复合体,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特色突出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和我国自主创新的领航区。
简要内容:华北最大的物流园区??天津宝湾国际物流园将于本周六(8月1日)竣工投产。这个占地32万平方米、拥有16个仓库的物流园将为滨海新区的企业及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仓储、中转、配送等服务。   天津宝湾物流园区位于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拥有16座现代化库房、办公楼、公寓、餐厅、球场等。宝湾物流总经理刘健强介绍说:“天津宝湾物流园是天津市乃至全华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物流园区。目前园区建设已接近尾声,库房建设、园区绿化、办公楼建设等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内装修。预计8月1日将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维斯塔斯等两家企业正在布置货架,准备进驻园区。”
简要内容:天津港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金融服务功能,携手金融机构在国内港口中首创港口物流金融平台,力推物流金融业务。截至目前,天津港已为客户融资超过8亿元,使20多家客户企业受益。   据介绍,以往通过港口运输为国际零售商供货的国内企业,从货物离港至货款到位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流的中断或是资金不足,都将无法接受新订单,影响企业运转。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由此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而物流金融业务则可有效缓解这一难题。   天津港联手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创新港口金融服务功能,着手在全国港口中率先打造物流金融平台。该平台业务内容主要是,金融机构向客户企业授信,客户企业将天津港中转货物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贷款,实现资产盘活。作为物流中间平台的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则扮演货物监管角色,实时掌握货物动态,降低金融风险,进而搭建起畅通的物流金融体系。   据介绍,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今年进一步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进该业务的开展,受到企业客户的欢迎,目前已有陕西美锦煤炭气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至少20多家企业参与合作,享受该项业务的便捷与实惠。该项业务的推出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样也吸引了诸多金融机构与港方合作。截至目前,已有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银行等15家金融机构与港方达成合作意向,使融资支持额度增至数十亿元。
简要内容:2008年底,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土地实现了控规全覆盖,滨海新区的每一块土地都有了规划。新区功能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打破了行政区的界限,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形成“一城双港三片区”。   据介绍,2008年,滨海新区规划分局与新区各组成单位以及市有关部门一起,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从2008年7月以来,完成了从新区战略统规,到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一系列工作,使新区规划体系基本完善,规划水平得到提升。其中新区功能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打破了行政区的界限,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形成“一城双港三片区”。“一城”是新区的核心区,包括天津港、天津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和塘沽区。“双港”有两层涵义,不仅指海空两港,也指南北港区。“三片区”是指西部临空高新区,包括临空产业区和滨海高新区;北部为生活旅游区,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滨旅游区和汉沽城区;南部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包括大港区、大港油田等,这个布局结构使空间结构更清晰,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为滨海新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规划部门又完成了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的分区规划,以及8个产业功能区的规划提升工作。滨海新区的8个产业功能区正在不断加快建设,规划部门对海滨旅游区,结合生态城的建设进行了规划完善,中心商务商业区的规划也得到了完善。规划还对功能区进行了调整,如对临港工业区和临港产业区进行整合等。   此外,规划部门还编制了滨海新区发展的8个专项规划,内容涵盖公共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生态绿地、产业布局、旅游、公共设施布局、住房建设等,这些规划不仅强调了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促使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实现滨海新区控规全覆盖是规划部门200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控规是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通过这项工作,规划部门开展了滨海新区的基础测绘、道路定线等,使新区每一块土地都有规划。规划对不同区域强调了不同的内容,对于老城区,强调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绿化等,对于新城区,则重点强调高水平建设。此外,还对生态保护区进行了规划。
简要内容:8月20至21日,北辰区对九个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进一步落实全年组织工作各项任务,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高学忠参加督查。   今年以来,各镇主动适应形势要求,圆满完成了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切实保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顺利完成了拆迁改造等艰巨任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使全区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督查中,确定下半年重点任务是:“搞好一个活动、抓好两项建设、做好四项工作”。搞好一个活动就是要认真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两项建设就要抓好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四项工作就要抓好“两新”组织党建、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党员服务中心的“建管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培育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工作。   督查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狠抓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要细化“3+1”文件规定,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指导村级班子制定工作目标,规范承诺文本,统一公开方式,兑现任职承诺。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通过举办经常性、专题化培训,组织村干部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方式,提升村级干部整体素质;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抓实党日活动,真正让广大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树立正确导向。进一步规范“双述双评”制度,探索责任体系延伸至村的可行机制,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四是大力培育典型,扩大先进阵容。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抓实抓强老典型,培育选树新典型。要制定选树计划,落实培育措施,设计活动载体,体现发挥作用。下半年每个镇要选树3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亮点。五要超前谋划设计,学习实践活动。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抓住机遇,力求解决几个实际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简要内容:今年,临港工业区的规划范围和定位进行了调整,规划面积由80平方公里扩展到200平方公里,定位于打造“我国北方以重型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生态型临港工业区”。   调整后的临港工业区将形成“一带三片四类功能区”的布局结构:一带即沿海滨大道宽500米的绿化隔离带。三片即分三期开发:一期80平方公里、二期70平方公里和三期50平方公里。四类功能区即重型装备制造区、港口物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区。
简要内容: 近日,由中交天航港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七项目部承建的天津滨海重化工业区起步中区造陆工程B05路基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该路基的建成既在施工区中部打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也为下一步吹填造陆工程提供了围埝条件。   据悉,该路基设计总长度3041米,采用底部通体砂被,上部为山皮石棱体结构形式。自2008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相继克服了砂源紧缺、数次风暴潮、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如期竣工。天津滨海重化工业区内将进行部分本市重点工程建设。前期造陆工程的顺利推进,为今后工程建设的开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简要内容:临港工业区将全面加强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在临港规划“北京工业园”,全面加强津京合作。   京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天津、北京之间的通勤时间,京津同城效应逐渐显现。人才、资金的流动也越发频繁起来。随着滨海新区受关注程度的逐渐提高,聚集在北京的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也开始向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流动。2009年,临港工业区进行了重大调整,该区域将在全市率先引进的北京市转移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在临港工业区规划“北京工业园”,承接北京市转移项目,加强京津合作。   同时,临港工业区还将依托现有项目形成七大产业板块,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最大的海上工程设备基地、最大的粮油深加工基地、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重要的化工基地及研发转化基地。
简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从3月1日开始,滨海新区广大干部职工奋战150天,开展了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经过新一轮的提升改造后,漫步新区各主要路段和节点片区,处处感受到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的市容新貌,街景两侧绿化带乔灌结合、层次分明,周边市容环境明显提升。   滨海新区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围绕绿化环境、建筑立面、道路设施、城市家具、夜景灯光五大环境要素,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整治”,突出“整建并举”,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提升标准,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整治工程中共涉及道路124条,总长度337公里。结合去年整治的道路,累计完成道路整治500公里。完成绿化工程10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绿化500万平方米,提升绿化50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350万株,各类宿根花卉390万株。道路维修100万平方米,侧石更换6万延米,新建机动车停车位3700个。完成700余栋建筑的立面整治,粉刷立面200万平方米,平改坡32栋,规范店招2700面。完成各类街道家具更换2000余处。   通过今年开展的系统完善的市容环境整治工程,滨海新区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体系的建设,净化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为区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还全面提高了新区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常态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获悉,下一阶段,新区将利用秋植绿化工程的时机,继续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完成城际铁路新区段、唐津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延长线等重要入区干线的绿化工程,完成4.6平方公里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按照工程计划,预计到今年底,新区将完成新建绿化近1000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558万株,使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地率达到3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逐步形成多级的、完备的城市绿化建设体系。
 816 条信息 分 82 页  第33页 最前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推荐信息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代理机构 | 地产资讯 | 友情链接
在线服务QQ:3423611493

客服电话:15620767917 18622791286
天津厂房网©版权所有 咨询信箱:3423611493@qq.com
本网归长城互联(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